中国最早的职教书籍《考工记》



“吾国今日,蓝宜注意者有三。国民教育,一也。职业教育,二也。人才教育,三也。”



“国民程度之高下,恃国民教育,国民生计之豪细,恃职业教育,而国势之隆替,教育之盛衰,厥堆人才教育。”


——陆费逵



“职业教育”一词想来大家并不陌生,顾名思义就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那么“职业教育”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又是何时呢?


事实上,在我国“职业教育”这个词才仅仅出现才一百多年,它的提出者是近代著名出版家兼教育家陆费逵陆老先生。这个名字大家应该很陌生,如果提到中华书局,或许还是有点茫然,但是提到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资治通鉴》就肯定恍然大悟了。


没错,陆老先生就是中华书局的创始人和早期经营者。1911年,他主编的《教育杂志》首先提出:“吾国今日,蓝宜注意者有三。国民教育,一也。职业教育,二也。人才教育,三也。”并指出:“国民程度之高下,恃国民教育,国民生计之豪细,恃职业教育,而国势之隆替,教育之盛衰,厥堆人才教育。”


由此,“职业教育”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但是中华泱泱五千年的历史,没这个词古代就没有职业教育?很显然,历史不是这样的。这回,小编就带你回顾历史,去追溯中国古代最早的成文职业教育书籍。


历经了盘古开天,女娲捏人,中国进入了原始社会,又迈入了奴隶社会,这两个时期职业教育处于萌芽状态,并没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时间来到了先秦时期。归功于技术的日益进步,这个时期的行业分工开始细密化,技术更加规范化,私人手工业者的出现都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再加上私学的遍地开花,促使我国古代职业教育进入了第一个兴盛时期。


这一时期诞生了本文的主人公——《考工记》,这部典籍是一部官方出版的关于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职业教育文献。


《考工记》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科技专著,是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书中保留了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罄、练染、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知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该书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该书主体内容编纂于春秋末至战国初,部分内容补于战国中晚期,全书篇幅不长,总计不到7000字。《考工记》最重要的便是对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类30个工种的工艺程序、技术要领进行了详述,是春秋时期各种手工业技术的经验总汇。


并且,《考工记》还对当时社会上存在但是没有明文的道德规范进行了约束,还对不同的职业行为提出了规范性要求。这些标准意味着从官方的角度规范了生产道德规范和技术要求。


《考工记》中也有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记载: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坐而行之,或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以成之。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材,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


《考工记》是一部包含有丰富职业教育史料的典籍,不仅对当时的社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还为现在的学者研究先秦时期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参照。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