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 职业教育的“鞋” 如何更合产业“脚”
提起职业教育,有一些人戴上有色眼镜,将其看成是教育“洼地”。实际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要实现制造向创造、速度向质量的转变,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和成千上万的“大国工匠”必不可少。而职业教育跟得上时代发展,说白了,就是要跟上产业发展步伐,必须让职业教育的“鞋”,更合产业发展的“脚”。 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制造业则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其背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尤其当下,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技术迭代周期越来越短,创新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制造业就会失去坚实的人才基础。近年,在有些地方,技能型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软肋,一边是企业用工出现“技工荒”,一边是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局面,就是因为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轨”。仅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撤销专业就达866个。当然,撤销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体而言,“鞋子”不合“脚”──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是主因。 避免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两张皮”,就要量好“鞋”与“脚”,深化产教融合。最了解市场需求的是企业,做好产教融合,不能把企业当“乙方”,而是要把企业的人才资源战略前移到职业教育中来,建立与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同频共振的人才培养体系。 只有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把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功能,内置于整个产业链中,才会使职业教育既能为人才提供多样化的成才路径,又能为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助推力量。
来源 | 中国职业教育(ID:chinazyjy)
声明丨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