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这既是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又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产教融合主要指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围绕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开展的协同合作活动。因此,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学生可以通过众多的实践平台而接触更广阔的外界社会。这种教育环境的改变需要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做出相应调整,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一、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面临的机遇

产教融合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与以往相比,它在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为“课程思政”建设带来了机遇。

(一)丰富了教育主体

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除开展传统的课程教学、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通过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定岗实习等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到企业、行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在这样一个相对开放的教育教学体系下,高职院校学生在接受学校人、物、环境等影响的同时,还受到企业、行业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于是,就“课程思政”的教育主体而言,除了学校的课程教师,实习企业的指导教师、管理人员以及一些相关的社会人员,都会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给予其积极、正面的影响。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教育主体实现了多元转变。

(二)丰富了教育内容

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育内容必须体现职业性和实用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在教育内容上不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需围绕学生在实习中面临的困难与思想疑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自觉遵守行业规则。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帮助学生提升沟通、协作能力,从而使其更好地贴近专业、贴近社会。

(三)丰富了教育形式

在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一般表现为“校内学习+单位实习”的形式。在校内学习阶段, “课程思政”通过在专业课、通识课等其他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在单位实习阶段,学生被安排到不同的单位实习,由于地点分散、时间交错,“课程思政”无法依托统一的课堂教学,转换教育方式势在必行。因此,一些高职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始研究探索:一是实行企业导师制。企业导师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主要负责人,关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不论是在专业指导、技能培训还是日常的生活相处中,企业导师都能在有意识的计划或无意识的感召中给学生以正面影响。二是举办专题讲座。针对一些专业问题邀请大师、名匠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既可以从讲座内容中领略专业的魅力,又能从授课专家身上感受榜样的力量。三是发挥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文化是一种隐性而有力的力量,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这些方法各具优势也各有不足,但都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对教育方式、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四)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产教融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后,除了其学生身份,同时又是一名企业员工,这种双重身份使他们比普通在校学生更有机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生可以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查找自身知识与能力的不足,进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在与企业导师和同事的相处中,感悟榜样力量,学习优秀品质;可以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领会企业精神,提高适应能力。总之,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过程,既是内化理论知识的过程,也是体验、思考、感悟的过程,更是学生发挥自身主体性,提高其在思想道德领域内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二、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

产教融合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以理论学习为主转向以实践过程为主。这一模式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不能忽视的是,也使“课程思政”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一)教育主体的多元性,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和连续性

“课程思政”的教育主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其自身素质的不同,将带来不同的教育结果。前文提到,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教育主体实现了多元转变,理论上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担任,这既是产教融合带来的机遇,也是挑战,其中的风险性主要集中在企业层面。一方面学校与企业对思想育人的重视程度不同,将导致“课程思政”的衔接断裂。高职院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组成部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历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对大多数企业而言,经济利益是第一位的,相较于思想育人,更重视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岗位培训等,这种“重经济、轻思想”的价值取向与“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发生冲突,容易使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后,出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另一方面企业相关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将影响“课程思政”的有效性。从目前产教融合的现状看,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大多是中小型私营企业,这些企业由于起步较晚,自身的文化历史还不长,一些制度体系还在健全与完善中,企业管理者虽有对企业员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但要在把握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有一定挑战难度的。与此同时,“课程思政” 侧重的是一种隐性教育,这就要求企业相关人员具备在技能培训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能力。当然,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企业愿意同学校一起承担思想育人使命的基础之上的,然而有部分企业很少考虑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教育客体的双重性,弱化了“课程思政”的固有成果

“课程思政”的教育客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容易受到教育主体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由原来的一元身份转变为学生与员工并重的二元身份。由于学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价值取向、制度体系、文化氛围等方面的不同,容易使学生在进行角色转换时产生思想困惑。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就会怀疑其在学校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性与科学性,“课程思政”乃至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都会有所弱化。

(三)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增强了“课程思政”的不可控性

“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课程思政”比之以前将处于更立体、更多维、更复杂的环境下,从而使其风险性增大、可控性减弱。一是社会环境由原来封闭、单一的学校环境转变为开放、多元的企业环境。学生在面对形形色色的多元文化时,由于缺乏较为成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与理性判断的能力,可能会在某刻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集体主义观念等产生怀疑或否定,而思想政治教育者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知晓并做出相应反馈,这将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二是时空环境由原来相对集中的课堂教学环境转变为较为分散的企业实训环境。以往的“课程思政”基本上都是在学校进行,课程教师依托课堂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上课时间、地点集中且固定,教学效果相对较好。而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不同的时段被分到不同的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流动性和分散性增强,学生的受教育时间也无法连贯,这就给“课程思政”加大了难度。三是文化环境由原来好学修德的校园文化转变为鱼龙混杂的社会组织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的浸染下,学生在学校所建构的意识形态体系易受到冲击,有可能陷入道德和价值迷失的沼泽,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与矫正“,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将大打折扣。

三、构建产教融合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框架下,高职院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打破原有的狭隘思维与体制藩篱,将校内外多重育人主体统一起来,这既包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也包括“课程思政”建设队伍以及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行业等,使之共同凝聚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下,形成全员育人体系,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一)树立共同的价值追求

从自然意义上看,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属于两种不同的组织,前者的责任与使命是向社会输送本领过硬、品行俱佳的技能型人才,而后者则以竞争逐利、适者生存为目标,两者的价值取向貌似是相冲突的,毕竟一方注重社会责任,一方强调私人利益。但从现实意义上看,并不存在完全分割的市场利益与社会责任。高职院校在承担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社会责任时,它所提供的职业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企业、行业在追求市场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实现了社会利益的增长。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之间存在着利益共生点,而正是这种价值相通之处成为两者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责任支点。一方面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承担宏观治理责任,通过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等推动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和企业也要共同发力,承担育人职责。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任务,培养出企业认可和社会信任的技能型人才。企业需积极融入职业教育,发挥好应有的职业技能培训功能,从而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培养出企业所需、市场所要的技能型人才。

(二)塑造相通的培养标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标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的确定需要考量三个维度因素,即国家要求、行业企业需求以及学校期许,只有将这三者融合起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人才输送中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其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作用,同时在专业课、通识课等其他课程中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协同育人。最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技能实践。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在真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加以锤炼、锻造。因此,高职院校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提升技能、增长才干,并在社会实践中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

   (三)构建相融的精神共同体

这是解决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与行业、企业存在 “两张皮”问题的关键所在。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共同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首先,形成共同的信仰认同。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应基于立德树人目标,坚持共同的政治信仰与职业诉求,摒弃本位主义,增强集体意识和凝聚力,形成整体效应。其次,形成可靠的承诺遵循。这是校企合作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契约精神的重要体现。最后,形成共通的文化交融。学校和企业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组织,文化环境大不相同。因此,为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与有效性,需要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融互通,既要将职业文化带入职业课堂,又需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带入生产过程。

(四)构筑健全的机制保障

就目前而言,多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仍以学校为主体,企业的育人力量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需要突破原有的教育范围,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与组织保障,深化学校与行业、企业在思政育人方面的合作,发挥多主体的共生效应,形成教育合力。




往期经典回顾



来源 | 文章选自《现代职业教育》,作者:刘平国 | 转自职教界(微信号:zhi-jiao-jie)

声明丨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