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教师上课前,必须思考的若干问题
上好一门课,是任课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上好一节课,是上好一门课的基点。教师上好课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学懂学好,其前提条件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从问题开始,学生的学是如此,教师的教也是如此。
1、这门课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
(1) 设置这门课的目的是什么?
(2) 学生是否具备了本课程所需的基础(应做实际调研)?
(3) 这门课程对后续课程有何影响?
2、是否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过学生学习这门课可能会遇到的难点?如何应对这些难点?
3、根据课程定位和学生特点,应如何设定这门课的教学主线(主要理论、重要内容、表达顺序……)?
1、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该能够自行梳理并表达出什么样的知识体系(主要知识点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
2、学生应该取得哪些学习成果(作业、作品、考核成绩……)?其水平如何?是否与课程定位相符?
3、期待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发生何种变化(如激发起了……兴趣、矫正了……态度、认识到了……意义等等)?
1、为达成上述学习目标,教学重点应有哪些?
2、如何让学生知晓并认同课程的学习目标、要求和自身责任?
3、如何根据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为各部分教学内容分配时间、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或表达方式?
4、怎样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5、安排哪些学习活动(如讨论、小组活动、展示报告……)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1、这节课在整门课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如全课鸟瞰、引入新知、巩固旧知、融会贯通……)?
2、这节课的教学主线(教学内容及进程)是什么?
3、学生是否已经做好了学习的准备?可能的难点及应对策略是什么?
4、这节课应为下节课做些什么准备(如课后作业、知识铺垫……)?
本节课后学生应该能够:
1、基于自己的理解向他人讲清楚哪些知识?
2、会应用哪些原理、方法、技术、技能……?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发生何种变化?
本节课后学生应该能够:
1、哪些教学活动最有利于达成上述学习目标?
2、怎样开始这节课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3、可以设计一些什么样的情境(如结合学生既往知识、生活经验等讲故事、提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教学内容(尤其是重点和难点)?4、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如提问、讨论、小组活动、展示报告……)“迫使”学生输出自己的所思所学并使你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你准备了哪些“预案”来引导学生渐进思考?如果我们走进课堂之前能认真思考和回答上述问题,会使自己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对学生的学情有更精准的了解,教学过程更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运用的教学方法更加有效,评价方式更加多样适切。